淄博刑事律师
您当前位置: 首页 律师文集 管辖知识

刑法第192条中如何理解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2024年4月3日  淄博刑事律师   http://www.shaxsls.com/

刑法第192条中如何理解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非法占有目的,是指行为人意图永久剥夺他人的财产,且这种占有是违反法律或者违背他人意志的。在诈骗罪中,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此处分财产,这就表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行为人在获取财产后并无将其据为己有的意图,而是有归还的计划或行为,那么就不能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192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诈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192条诈骗罪中的“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如何判断?

刑法中,第192条规定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其中,“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是构成诈骗罪的关键要素之一。这意味着,行为人的欺诈行为必须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基于这个错误的认识,被害人自愿交付了财物。

判断是否构成“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行为人是否有故意制造或利用虚假信息:如果行为人明知事实并非如此,但仍故意向被害人传达错误信息,这就可能构成欺诈。

2. 被害人是否因为错误认识而行动:被害人必须是因为对事实的误解,而非其他原因(如压力、恐惧等)而交付财物。

3. 错误认识与财物交付的因果关系:被害人的财物交付必须直接源于其错误认识,即如果没有这个错误认识,被害人不会做出交付财物的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2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司法解释,对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和量刑标准有更具体的界定和说明,包括对“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定义,以及对“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等。

理解刑法中的“非法占有目的”,不仅需要从字面意思出发,更需要结合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综合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这通常需要通过证据来证明,如行为人的言辞、行为模式、财产处理方式等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需要律师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